那些深藏在故宫的法器,就是皇家风范

2021-01-03 16:52:30 广东省华艺美术馆 29

这是一场佛教艺术品的视觉盛宴,在2020年的寒冬徐徐拉开序幕。

这是深藏在故宫的宫廷法器第一次以主角的身份亮相。

12月15日,嘉德艺术中心与故宫博物院联袂推出“妙宝庄严——故宫博物院藏法器展”开幕。本展览从故宫博物院藏上万件法器文物中精选各门类不同材质、不同工艺的藏传佛教法器一百余件,大致按功用分类,以“持验法器”、“供养法器”、“礼敬法器”三个单元来进行展示,以期公众对清宫藏传佛教法器有更全面、更系统的了解。

nXX9zqcW4i0sJCWH89IVaPe4pYY4aPSFYWoZEshs.jpeg

展览现场


法器主要用于宗教修行、供养、庄严道场等。法器类文物是故宫博物院藏品中的一个重要门类,这些法器大多深藏宫中,极少展出,因而不为外界所知。宫廷所用法器门类众多,工艺精湛,用材广泛,有金、银、铜、铁、玉、瓷、竹、木、骨、象牙、珐琅、琉璃、宝石、珍珠、珊瑚等各种材质,其中不乏珍贵稀有之物,以彰显皇家用器的独特与尊贵。

tEKUMnpAAsb8FMoSIfM4UoibmkCnWxyn69XvRv8W.jpeg

开幕式合影

XOx5rgXbpNNwls7KM3h4yT9KGt2hCQPxmrB9jBQ8.jpeg

嘉德艺术中心董事长寇勤在开幕式上致辞

9CvMrcN26TYHOF8L3VcB9ilu6hKo4pmqQjyLvwDC.jpeg

故宫博物院副院长阎宏斌在开幕式上致辞

QdufYckrwY9SDnw3rbARiYATZ3ZUYzT6kZbhi8Fq.jpeg

故宫博物院宗教科科长,副研究员文明在展览现场进行媒体导览

EE0uBuPNmnv2o8kj4YPY3sobOd6uy8ZDnPdh2Lpt.jpeg

展览现场

Kefy1EELLJgtQ3D6FF974mQGZjWdkQSBV0Sdl3kh.jpeg

展览现场

6KlDUolAdCXXhJaijoxY2RUDjaLTerkVSkvKcwrG.jpeg

展览现场


故宫的文物共计186万件,法器占1/186,有1万件。主要有两大来源,一个是由清宫工造办处在皇帝的授意下制作的,动用了很多部门,比如说瓷的法器在景德镇烧,玉的法器在苏州、江陵或者是在两淮的扬州制作,金属的法器在清宫工造办处制作。

另一个来源就是进贡,主要就是信奉藏传佛教的地方,包括西藏地区、蒙古地区,这是当地的宗教领袖高僧大德,还有对封建领主作为重要的贡品进贡而来。总而言之就是,一个是自产的,一个是进贡的。

这次展览按照法器的功能划分成3个单元。


uCRhqThnfqwXQAa1dsRMNxcGsqRsx14dgOAXOore.jpeg

展厅的时空隧道


持验法器

穿过被精心布置的时空隧道,走进第一个单元:持验法器。

jrbMpXvRPvs1jRWdtfKpoWt75D9uf2y8gvR7Vzj9.jpeg

持验法器展厅


第一单元“持验法器”主要展示修持佛法、举行佛事活动和佛教仪式时所用的法器,包括金刚铃、金刚杵、嘎巴拉碗、嘎巴拉鼓、嘎巴拉念珠、腿骨号、喀章嘎、骷髅棒、金刚橛、钺刀等。


UjPUns9ScwCblsPUtFnZPX7F83wPKSRE1faKcRCL.jpeg

永乐款铜法铃、铜杵  明

铃口径10.5cm,高22.2cm,杵长17.9cm


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一套法器, 这是一套铃杵,是六世班禅大师在乾隆皇帝70大寿的时候,送的生日贺礼之一。班禅从日喀则来到北京给乾隆祝寿。后来,六世班禅圆寂在北京,西黄寺的清净化城塔就是乾隆为他建的衣冠冢。

铃杵是比较常见的法器之一,它一般成套出现。铃代表的是智慧,杵代表的是方法。藏传佛教认为智慧方法完美结合就可以成佛。它有严格的规范,左铃右杵。此次展厅背景的铃声由展览团队专门去雍和宫请法师在摇铃的时候专门录制而成,提醒人一定要时时精进自己。展览按照藏传佛教的传统顺时针旋转进行参


t2JbiVUl8NO3Tp7PE9KZb31w0aYcIQSoiyLkhEje.jpg

乾隆款青玉铃杵

长12.3cm,宽4.3cm


在乾隆时期有大量用玉来做铃杵的现象,在苏州、扬州这两个地方主要用玉来做铃杵。它们的功用都是一样,玉杵也能发出声音。乾隆皇帝生活奢侈,不在乎玉铃杵容易碎的特点,坏掉就重新做一套。

kIIX9uVtwRdVYKGjqnOLYlqnB7T8ifodl2WqCDxM.jpg

铜镀金嵌松石金刚萨埵 明

通高31.6cm,底宽21.5cm


这尊佛像叫金刚萨埵,我们可以看到这尊佛像手里面就拿着铃和杵。

YzTfEc8PkZBwoi9rbF5br7PA35phmD8Th6h5jr66.jpg

腿骨号

长37.2cm


展柜里还有一件像号一样的东西,它的材质比较特殊,是用人的大腿骨做的,所以叫腿骨号。腿骨号有一个专门的藏语发音叫做刚动。它发出的声音据说可以让愤怒的尊神反生欢喜,同时可以恫吓一切恶魔。据清宫档案记载故宫曾经做过4对腿骨号,实际上是震慑那些当时企图造反的人。

3ohaledWeaUOnARikzvZbhDf8R8J1jjvxeVBeLv5.jpg

铜镀金五股杵

长24.4cm,宽9.8cm


金刚杵,杵的原型是古代印度的一种兵器。它是5个爪子或者是3个爪、9个爪子是张开的,有攻击性的。但是释迦摩尼佛成道之后,就把它们捏合在了一起,消除了其攻击性。

C76KnvZci1cvZHskXf794wFeQD2lfDjA58WiBKql.jpg

铜镀金交杵

长22cm,宽22cm


金刚杵就是表示坚固的意思。除了这种两头的以外,还有一个十字的金刚杵,相当于是两个金刚杵拼合在一起。十字金刚杵最大的作用就是固定、稳固、坚不可破。在佛像的底座的下面通常会有十字金刚杵,在佛塔里也会有十字金刚杵。佛像里面拿十字金刚杵最多的最常见的就是尊圣佛母。它与无量寿佛、白度母合称长寿三尊,在清宫得到了广泛的供奉。

RXxZS7zCMqDoIjBzaqmlnjXkrep5g9kz0wYSX1DA.jpeg


两个展柜摆满了法器,这些法器都来源于同一个地方,就是六品佛楼。六品佛楼是乾隆皇帝的一个创造,他把藏传佛教修行了由低到高6个次第,每一品里面会供不同的佛像,会有不同的唐卡,当然也有不同的法器。这些或多或少都是在举行藏传佛教法术活动中会用到。

mauLKtaCY342SJsbN0NIZYJXLUqqlvDZFkuBybE6.jpeg

铁钺刀(左);铁金刚橛(右)

长20.5cm,宽15.5cm;

长31.5cm


钺刀是印度佛教里面的法器,它也是来源于生活。金刚杵是武器,这个钺刀也是武器,就是斩断一切愚痴,斩断一切愚昧。它通常跟嘎巴拉碗配合使用,同样一个代表智慧,一个代表方法。

BeMOKqDyEDclB9jqJlmIeY58vnbMk6tJIVAiI5X8.jpeg

铜镀金嵌宝石大威德金刚

通高39.1cm,底宽18.8cm,像高20.1cm,宽14.6cm


旁边有一尊格鲁派的三大本尊之一大威德金刚。他的两只手,就是一手拉月刀,一手捧嘎巴拉碗。三角形法器叫金刚橛,藏语叫古巴,他是来源于生活的器物,当时游牧民族扎帐篷的时候,固定那边角的东西,也是有斩断一切的意思。

4V0Nglm9eMxgBGnwQkDkcGthRg2Em7Dasf73fgVI.jpeg

嵌珍珠金盖银镀金托座内画嘎巴拉碗  清乾隆

通高17.3cm  碗长15.5cm  宽12.8cm

底座长16.5cm  宽16cm


这是展览里面最重要的嘎巴拉系列。“嘎巴拉(Kapala)”亦称“嘎布拉”、“噶布拉”等,梵文音译。它是专供藏传佛教密宗佛事活动之用的一种特殊法器,象征大悲与空性。嘎巴拉碗是人的头盖骨的意思,是由人的头盖骨做的碗。此碗旧藏养心殿,这件金盖嘎巴拉碗是现在故宫存放的最漂亮的一件。

Imz692hT34fcVhNH6W8WJ0Ebe7fvGT4AOYS6Qh5G.jpg

银镀金盖座嘎巴拉碗

通高22.8cm,口径18cm


嘎巴拉瓦碗是人的头盖骨做的,这个头盖骨通常是高僧大德在圆寂之后发下鸿愿,自愿把头盖骨捐出来,才会做成嘎巴拉碗。

Y80FoMW4t6lGnpANza0EsFYDwtPeK7vXYLeBjvzr.jpg

红漆描金舍利盒

通高11.1cm,足径10cm


此盒分上下两层,内盛放舍利。盒内附有两张墨书满、汉二体文字的黄条,说明其盛放的是乾隆38年和乾隆41年八世达赖喇嘛分别进贡的“燃灯佛”舍利2颗和“迦叶佛”舍利2颗。

hI8bmmwq9ZHjwBlQH7onwDbbJpqNRyVkPVdLej04.jpeg

嘎巴拉鼓

鼓长14cm,宽12.5cm,高8cm,飘带长75cm


青玉嘎巴拉鼓就是人骨法器,还有嘎拉念珠,一共108颗。它的本意是佛前面经的时候用来记述的器物,到了清朝的时候出现了朝珠。朝珠就是从念珠演化而来的。朝珠在乾隆29年被正式定为礼制之后,成了等级的象征。

qzkh0BelLAKvPWhwFO8cFqgTj0oJtwDE4AGgmqVg.jpeg

嘎巴拉念珠  清

周长78cm(右);周长27cm(左)



供养法器


穿过第二个时空隧道,进入第二展厅的供养法器单元。

第二单元“供养法器”主要展示举行法事活动、佛教仪式以及修持佛法时供养诸佛的法器。清代宫廷诸多佛堂内陈设着大量供器,种类丰富,工艺精湛,用材考究,装饰奢华,体现着宫廷特有的审美意趣。五供七珍八宝,所展示的这20件是清宫佛堂最常见的20个供养法器,基本上每个供桌上都摆着三套。

LZ8YfLudlLI66IzbgG3tFLaki9l1F9SmQxlrqtbK.jpeg

青玉嵌宝石七珍

通高31-32cm,座底足高最宽9.5cm


这套玉七珍是整块和田玉的圆雕,乾隆皇帝自从平定伊犁之后,和田玉就源源不断进贡,所以乾隆皇帝就可以奢侈的用这种大块的玉来进行圆雕。七珍、八宝都有法轮,法轮也可以单个供奉。

e71u5PYaNNFLaOpcUncYXNdk3jMyY0IQe3rLpSk5.jpeg

金嵌松石法轮

高33.3cm,宽18cm,厚4.5cm


mvzXS6MepuSsFBh5YMYxymZ4qKydCYT8A2c1Mv6l.jpeg

乾隆款金釉五彩瓷法轮  清乾隆  

轮径11cm,高27cm


这件法轮,是瓷质的,通体饰金釉,仿金质法轮,金碧辉煌,工艺精湛,系乾隆时期仿嵌宝石金器的杰作。

b1z6J6PoTRz6TdasSoxaB9At04vJMgnKX8WZk8yi.jpeg

银镀金嵌宝石法轮

通高41cm,底径17.2cm


法轮在古代印度最初也是一种兵器,后来在释迦摩尼佛成道之后,帝释天送给了佛祖一个法轮,寓意让他传法就像法轮一样。西藏的寺庙屋顶上面有两个鹿,之间有一个法轮的标志,法轮长转也表示佛法传播的意思。

L45dzZxDBgRvRJRMnMShmLRrjPBlLsrn0a8IC9Tn.jpeg

乾隆款青花矾红彩云龙纹五供(一香炉、二烛台、二花瓶)  清乾隆

香炉口径16.6cm,高28cm

烛台底径13 cm,高27 cm

花瓶口径15.5 cm,高26.5 cm



五供又称五具足,为佛前庄严之物,由一香炉、二烛台、二花瓶组成。

据《贤愚经》卷三载,早在迎请释迦牟尼的仪礼时,即有烧香、供花之说。佛教认为,以炉燃香既可驱除恶臭而断烦恼,又可提神醒脑而增益;另以香比喻佛法之功德,四散传播,使众生受益,拈香还可以祈福。所以清宫中每个佛堂都陈设香炉,作为五供之一的香炉存量很多,材质丰富,制作精美。除了大量成组的五供,香炉还可以单独使用,所以佛堂内也经常单独陈设香炉,故宫博物院现保存有很多各具特色的单体香炉。烛台的使用源于印度佛前献灯明之举,它既是寺内照明之用具,也是礼佛供案上的一种供器。

GKKTUR71vOIvEOTjiOZB8tVMYIjZWfz7NYHa2b5S.jpeg

乾隆款粉彩五供养

通高38cm,足径16cm


五欲供,所谓五欲供就是人的5种欲望。主要是人的5种感官,分别是眼睛代表着视觉,鼻子代表了嗅觉,耳朵代表着听觉,舌头代表的味觉和皮肤代表的触觉,这种感觉非常玄妙。为了具体化,工匠们就想到了方法,第一个颜色是镜子来表示,第二个声音用琵琶来表示,第三个嗅觉用的是香,海螺里面放的就是涂香。第四个是一个钵里面放的是水或者甘露,都是能让舌头能感觉到的。触觉,人每天都要穿衣服,所以用丝绸做的飘带就表示触觉。五欲供的意思就是如何克服掉这5种能引起人奇妙的感觉。

gsIG4K74u3S6iUSvaDwXzZvBgyEjygUW5lxtDU3v.jpeg

乾隆款蓝釉描金勾莲八宝纹奔巴瓶  清乾隆

底径10cm,高26cm


奔巴瓶,在西藏因其常插吉祥草又称藏草瓶。奔巴是藏文“瓶”的音译,清宫一般称藏式瓶为奔巴瓶。在佛教中,瓶是祥瑞和如意的象征。以瓶盛五宝、五香、五药、五谷及五精华等二十五种物质,供养佛菩萨,以此开显净菩提心之德。该瓶瓷质,是乾隆年间由景德镇御窑专为清宫烧制。通体绿釉地上绘勾莲纹、八宝纹,釉质细腻,纹饰线条均匀流畅,瓶底篆书“大清乾隆年制”六字款。

aN5hDe2QboIUUimde9uS8t9jdjCkWSwzn62C8id1.jpeg

掐丝珐琅须弥山满达

通高57cm,底径48cm


马里扎和曼达或者叫满达,都化身为须弥山,是一种共性,是相当于把一个须弥山全部供奉给佛。须弥山是佛教的世界观,整个世界都是须弥山,意为是把整个世界供奉给佛。

Mn2dtYqAoeqd2NisIi6NFNNik7ZnW6asAfMWuUjk.jpeg

五成金须弥山满达  清

底径31.5cm,通高36cm


此件满达以五成金制成,材质贵重,成色亮丽。满达台面中央高耸的须弥山上置亭台楼阁,须弥山两侧置祥云托起的日和月,周围环立七政宝、八吉祥等;侧面环周嵌各色宝石,饰花纹、梵字、连珠纹、莲瓣纹等。满达侧面设铜镀金环一,可系哈达。此件满达配有五色哈达、紫檀木座、玻璃罩,以此彰显清宫对其极为珍视。

此件据样式看为须弥山坛城,佛教以此比喻佛法至高无上,其理、智如日月光辉可遍覆宇宙。

afGVRt1ggg8OsYKknAXsZx5FIY0m8z4FhmbW5MZi.jpg

掐丝珐琅大威德金刚坛城

高56cm,直径70cm


曼陀罗又叫坛城,它的形状首先是城市的形状,里面有尊神,这个城里面有一尊大威德金刚,因此可以称为大威德金刚坛城。所以它和佛的待遇一样是属于被供奉的对象。


礼敬法器


进入展览的第三个展厅:礼敬法器。

D39gcHq8YlmMNFPoSiD603hMF2xbXTsnZr3veS88.jpeg

第一个展厅与第三个展厅连接处的时空隧道

bZaE7xLKZkl5CGGO1kg9RYmppf2ZlBJ72kG9HQcC.jpeg

“礼敬法器”展厅


第三单元“礼敬法器”主要展示用于礼佛敬佛、祈祷许愿类的法器,包括法衣、法冠、五佛冠、噶乌盒、玛尼轮、佛钵、佛塔等。三个单元相结合,共同展示了相对完整的藏传佛教法器体系。

X0l7f1Nidbsn0xBJTHztW2vrNAkGRff83sDh9ik3.jpeg

白色缎绣缀象牙璎珞法衣 清乾隆

云肩纵120cm,横94cm

袖长59cm,袖口宽13cm

裙长98cm,腰宽80cm,下摆宽108cm


这件璎珞法衣是这次的明星展品。乾隆时期一共有五种颜色的法衣分别是白色、蓝色、黄色、绿色和红色。璎珞法衣是藏传佛教高僧在重大法事活动时所穿用的服饰。此件法衣白色素缎地绣图案,表层缀饰象牙璎珞,分为裙、袖、云肩、饰物四部分。

ZODvkA3ZQbAnRPmM5q1RhG2EQbVb4gcAApgSGBdg.jpeg

清乾隆 白色缎绣象牙璎珞法衣-云肩 


《清宫造办处活计档》记载:“乾隆四十二年(1777)十月二十七日员外郎四德、五德将苏州织造舒文送到:……五色缎绣面象牙缨络衣五分,计二十五件……持进,交太监厄勒里呈览。奉旨:……缨络衣五分内各添虎皮一件象皮一件……钦此。”由此可知,这件璎珞衣系由苏州织造负责制作的。

uBJqZsrs8j9X3dK2BqvNDdSMELhXohi05lPvIaLn.jpeg

乾隆款铜镀金嵌松石佛塔清乾隆

底座长60cm,宽60cm,高138cm


清宫里的塔很多,主要以藏式为主。这件佛塔为藏式塔,铜镀金材质,体型较大,装饰华丽,工艺精湛,极具宫廷特色,堪称精品。

ETJjyNGEfP6IUU1YAB3dVeEtdPpGN9VKZjgPyCMQ.jpeg

镶铜镀金口嵌宝石雕七佛催生石海螺

高17.5cm,宽7.4cm


5pCUv14R4gQXvpXRxQ7pLhcDg4G4ovoMzeJLJcRT.jpeg

乾隆款镶银镀金口嵌宝石雕七佛砗磲海螺

长22.5cm,宽9.8cm

bXBP7jPm0JDPZYk7KMYPhWSCL6Ri9i7ZnFZXNtGB.jpeg

银镀金镶嵌右旋海螺

长19cm


螺可以传出很遥远的声音,螺声所到之处也就是佛法所到之处。这个螺是右旋,比较少见(左旋相对较多),在藏传佛教中有正风浪的功能。清宫中最有名的白螺现在藏于台北故宫博物院,曾经跟随福康安两次去过台湾。

153Lblm17KN0clg8tlFWyONdxQ76U0V7sAolbYVa.jpeg

乾隆款掐丝珐琅梵文玛尼轮 清乾隆

口径7cm,通高20.5cm


铜胎,双重套筒形。外筒壁有四透空开光,通体浅蓝色釉地,掐丝填彩色珐琅釉饰缠枝花卉纹。清代乾隆朝掐丝珐琅工艺达至巅峰,表现为胎体厚重、镀金饱满、釉色纯正、掐丝均匀等特点。此玛尼轮造型灵巧、工艺纯熟、纹饰精美,是一件标准的乾隆时期宫廷御用掐丝珐琅藏传佛教法器精品。 

0O49yvFSvRojaUfA0D5sptR3xCXY8uksFNKok7nF.jpg

乾隆款铁鋄金錾龙纹钵 清乾隆

口径30.2cm,通高17.2cm


钵为僧人所用的食具,持钵行乞称为“托钵”,后发展为佛前供器。一般高僧圆寂之前,会把自己用的袈裟和钵传给得到自己真传的弟子。

这件钵圆底,鼓腹,敛口,通体以镂空工艺透雕龙纹、八宝纹和缠枝莲纹,内衬红色织金缎。钵底有“大清乾隆年制” 六字三行篆书章形款。附描金鞔皮盒,盒内有书写满、汉、蒙古、藏四体字的白绫签,汉文为:“新造凿錾龙钵盂。”此钵原存颐和轩。

CdMtXfKxcMlgmLy5PGzFq4rBH2kJuKzbayma2FPX.jpeg

三件唐卡都是格鲁派的三大本尊,大威德金刚、胜乐金刚和密集金刚。这些都是双身像,并且都是苏州刺绣,这也是第一次出故宫进行展出。它们工艺繁复、色彩鲜艳,说明精雕细作的工匠精神在清宫法器中也得到完美的体现。


来源:雅昌

电话咨询
业务概览
意见反馈
QQ客服

粤公网安备 44010502002152号